- · 《电力系统自动化》栏目[05/29]
- · 《电力系统自动化》数据[05/29]
- · 《电力系统自动化》收稿[05/29]
-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投稿[05/29]
- · 《电力系统自动化》征稿[05/29]
- · 《电力系统自动化》刊物[05/29]
【一线实践】南方电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要之举。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忠实履行央企职责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要之举。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忠实履行央企职责,主动担当,以数字电网加速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中走在全国前列。
2021年4月发布《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白皮书》,计划2030年前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11月发布了《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围绕建设安全高效的智能输电等9大领域提出了38项重点任务,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历史的必然,也是规律使然,已成为我国电力行业未来若干年的目标任务。中国南方电网响应国企三年改革行动部署,以创新为引领,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落实公司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前布局绿色延寿技术研发,在腐蚀控制技术领域形成一整套技术标准体系,在国际上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果,发挥创新链“链主”作用,带动了国内相关产业发展,打造了腐蚀领域的中国品牌,为达成国家“双碳”目标服务。
腐蚀控制领域“弯道超车”走向国际化
2020年底,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联合主导,南网数字电网研究院等单位参与共同发布了ISO《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ISO《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风险评价》及ISO《管道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三项ISO国际标准(以下简称“三项标准”)引起国际深切关注和广泛称誉。
“三项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经164个成员国投票通过批准,是中国首次在ISO中引入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概念,对国际腐蚀控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国际腐蚀工程全生命周期标委会为此授予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重大贡献奖”。中国在国际腐蚀控制领域上实现了“弯道超车”,跻身国际前列,也标志着南方电网在国际腐蚀控制标准领域取得了主导地位,将带动我国腐蚀控制产业走向国际化。
据介绍,作为世界防腐蚀界的一个创举,“三项标准”撑起了腐蚀控制领域的顶层设计,开启了国际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应用和标准化的新征程。该项成果在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全面控制、监视、预警等方面贡献巨大,为杜绝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维护民生安全、公共安全,发挥了关键作用。
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再添有力保障
大力支持新能源发展,基础设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三项标准”正是为基础设施“保驾护航”。据介绍,腐蚀控制标准体系在输变电工程、海工能源装备、发电等新能源领域得到广泛的工程应用,将为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再添有力保障,引领全球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南方电网公司在清洁能源发电占比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不仅如此,随着能源革命的加快推进,南方电网公司新能源装机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南方电网公司在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50%,远高于全国水平。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联合主导的“三项标准”,不仅服务我国“双碳”目标,也将为世界各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打造“示范标杆”,全力服务新能源接入和消纳,持续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防腐蚀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腐蚀在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腐蚀每年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巨大。近些年,我国每年因为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GDP的3.4%—5%。当前,我国腐蚀控制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年。这对于防腐蚀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太阳能发电、风机产业领域飞速发展,均位于世界第一。我国还是新能源装机大国,陆上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也均位列世界第一,海上风电居世界第二。
在新能源发电大规模接入的同时,各类金属结构的发、输、变、配电设备、装备的腐蚀污损,成为了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海上风电、太阳能、波浪能、潮汐能产业的大规模开发,也为防腐产业带来更高的要求,随之而来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为此,“三项标准”大有用武之地,其发挥的关键作用不可估量。
打造腐蚀控制的中国品牌
文章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 网址: http://www.dlxtzdhzz.cn/zonghexinwen/2021/1130/1245.html
电力系统自动化投稿 | 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 电力系统自动化版面费 | 电力系统自动化论文发表 | 电力系统自动化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