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力系统自动化》刊物[05/29]
- · 《电力系统自动化》征稿[05/29]
-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投稿[05/29]
- · 《电力系统自动化》收稿[05/29]
- · 《电力系统自动化》数据[05/29]
- · 《电力系统自动化》栏目[05/29]
济南终于不再自大,开始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今天笔者看到一则新闻,即济南市高起点规划职业教育结构布局,并:推动我市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共建中国空天信息工程大学。支持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在我市新建
今天笔者看到一则新闻,即济南市高起点规划职业教育结构布局,并:推动我市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共建中国空天信息工程大学。支持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在我市新建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积极争取应急救援国际学院项目落地济南。笔者认为这是济南觉醒的一个标志,济南终于开始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了。
高等教育的综合水平,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标志。济南前几年在这方面做的真的不是太好。2000年之前,济南本来有2所211院校,高校合并的大潮开始后,山东省也盲目跟风。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医科大学,进行了合并重组,省里本想能够看到1+1>2的效果,却直接毁掉了另外两所大学。
山东工业大学,其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能源与动力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内也有相当的影响力。如今,山东大学的工科实力在全国已经籍籍无名。
原山东医科大学虽然没有评上211院校,但是其医科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来说也是能数得着的。从恢复高考开始就是重点大学,曾经分数线比山东大学还要高。然而,自从并入山东大学以来,其综合实力、招生规模、社会声誉等各方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济南的本身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就不是很强,却还不知道重点扶持。错过了山东科技大学在济南落地生根的最佳机会。山东大学也要出走济南,在青岛另寻出路。
反观,在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同省的兄弟城市早已经甩济南好几条街了。截至2019年,青岛市共新签约引进高校32所,其中16所已落地运行。
如清华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已落户西海岸;
中央美院青岛大学生艺术创业园项目已落户蓝谷;
西南交通大学青岛轨道交通研究院已落户高新区;
兰州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已落户城阳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落户蓝谷;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落户等等
。
青岛对省内高校的支持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当年莱阳农学院还只是一所普通农学院,地处莱阳,迫切需要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青岛市政府知道了莱阳农学院的发展困境,立即给予拨钱、划地,莱阳农学院很快落户青岛,并成功升格为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的青岛校区原本只是一个分校区,其主校区在泰安,由于泰安的社会影响力有限,迫切需要扩建规模,想在济南寻一块地,结果却遭遇了挫折,这时青岛却抛来了橄榄枝,拨钱、划地,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顺理成章成为了主校区。这一波操作真是太溜了。包括后来的中国石油大学从东营市迁址青岛,后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成功落地。如今中国康复大学可能很快落地。
济南这些年不知道做了什么,唯一的211、985高校山东大学,迫不及待的要离开济南。无语了。
好在新一届的济南市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曾经的错失的机遇,终于在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开始发力了,如今济南正在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希望补齐高等教育的短板能够对济南成功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加大筹码。
文章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 网址: http://www.dlxtzdhzz.cn/zonghexinwen/2020/0709/348.html